当前位置>首页>《大道归宗》> 《大道归宗》(解析《道德经》中的修行法脉
 
《大道归宗》(解析《道德经》中的修行法脉)第十一章
已有 3176 人浏览  发布时间:2024/4/24

第十一章

三十辐共一毂,当其无,有车之用。

埏埴以为器,当其无,有器之用。

凿户牖以为室,当其无,有室之用。

故有之以为利,无之以为用。

三十根辐条组成一个车毂轳。中间是空的,安放上车轴后,这样就产生了车的用途。把陶土烧制成器皿,中间是空的,就有了容器的作用。把房子开上门窗,门窗是空的,可以通向内外,就有了房室的作用。所以说,事物以有为体,以空为用。    

千百年来,主导中国传统文化的有三大主流思想:儒、释、道。儒家是入世做事的道德规范,其中心思想以五伦八德为框架,暗合易经五行八卦之数。以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对应五行之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,以“忠、孝、节、义、信、悌、廉、耻”对应八卦之“乾、坎、艮、震、巽、离、坤、兑”。完全讲的是后天道的起用。而且以其知、其不可为而为之,虽九死而不悔的积极入世精神为事,在人间建功立业,以主导形而下之道用为主。

释即佛家,将此红尘世间看作梦幻泡影,以陈述出世法引导人们回归一切万有、必定寂灭的道体为主导思想。因为其起手功夫是从心理疏导上开始,通过心理上的开悟,层层递进实现对生理和外境上的转变,因此在阐述大道原理时,多以出世法对众生加以引导和开示。
     
道家广义的道,包括形而上的道体,和形而下的器用。通过道法的修行,揭示出能量在道体与器用之间可以互相转换、互相变化的内在规律。所以无论是出世归于寂灭的道体,还是入世演化道在红尘世界中的妙用,通过打坐修炼后的开悟,皆可以园融无碍、体用自如。这也就是《道德经》千百年来,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的原因之一。

入世为事者将其视为处世哲学的指导,出世修炼的人将其视为修行功法的准则。其实这二者在对《道德经》的认知层面上,是完全统一并不矛盾的。所以道之原则,本来就是通用于出世入世之间的。因为宇宙自身的能量运行规律,本来就是统一的,并不以我们的认知将其分为形而上的道体和形而下的器用而改变。

儒释道三家,也只有道家在此方面做到了完美的统一和谐,而显示出东方智慧之伟大。

大道之空空寂灭是我们毕竟的归宿,但红尘世间既然是道之演化,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,又怎么可以弃之如鼻息呢?而且一个修行者,可以从其在红尘行道上,看出他在修炼上对道的全面的领悟,无此红尘则无以证道,我们又岂可将此人间道场遗弃?    

本章以车毂中间为空而起用,陶器中间为空而起用,房间以门窗为空而起用这三种世间可见之物为比喻,告诉了我们在世间行道上以有为体,以无为用的窍门。世间的事物,最怕的就是执相,即有者执有,无者执无,只要执相就是失道。因为道是空有一体、有无不二的,有就是没有,没有就是有;所以你一旦因为在手上拿到一个有,而在心里产生一个有的概念,那就已经失道了;反之,你如果手上没有什么,就认为是真的没有,那也是失道。
     
打个明确的比喻,如果你是一个行使权力的帝王,你一旦认为这个权力是你拥有的,你一定要拿出自己的意见要他人接受,这样你就不能成为车毂中心的空而让车失去了作用。车毂的三十辐,如同三十位大臣,中间的空就是帝王。三十辐的意见各有偏差,互相对立统一,中间的帝王不要参与意见,只要把这些大臣的意见综合考虑找出平衡点就可以了。所以看上去权力中心的帝王,实际上不必要执于自己对某事某物的见解。这也就是以有为体,在空无上起用的道理。然后帝王把宗旨以车轴的方式放到空的地方,因为三十辐的力量已经平衡了,车轴就可不必费力带领车轮向前运转了。这个空看上去没有,发挥的却正是最关键的用处。如果一个帝王硬要把自己的意见参与到三十辐的大臣之中,他就无法掌握制衡中间的车轴,这部国家机器就无法正常运行了。
     
反之一个普通人,也不可执于无相,认为自己没有很多的财富便亏欠朋友,亏欠父母或亏欠于其它帮助你的人,如果你出现这种心态,那么所有愿意帮助你的人时间久了都会远离你。即使真的经济条件较差,你的智力、体力、以及用善良的内心帮别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,也是可以的。

其它对待权力、财富,大到治理国家,管理企业,小到家庭内部,人际关系、朋友圈等,都要以有者为利、无者为用的原则进行平衡而掌控全局,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,希望修道者在实际运用中慢慢体会揣摩。

 

上一条: 《大道归宗》(解析《道德经》中的修行法脉)第十二章   下一条: 《大道归宗》(解析《道德经》中的修行法脉)第九章
留言评论
 

相关搜索:龙口王超易学中医网  
地址: 龙口市黄城中心街北侧龙鼎广场A座101号王超养生会所  电话: 13287459698 后台登陆
版权所有: 王超易学中医网   Copyright (C) 2010-2024 lkwangchao.cn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制作:亿商网络